1. 转移域名:也就是将对域名的服务从一家域名注册商 转移到另一家 。这主要是对域名服务器的记录进行修改,同时可能也牵扯到对技术联系人和付款联系人的修改。
2. 删除:如果域名注册错误,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删除,其操作也较为烦琐,和过户差不多,只是没有新注册的操作。
3. 过户:即对注册人进行修改。在internic 这叫"transfer" 。internic 对过户要求较高,它不但要求由管理联系人或技术联系人向internic 递交请求,而且要由现注册人和域名接收人之间签署一份“域名注册人名称更改协议(rnca )”,并进行公证;协议要由公司的最高领导人签字。internic 在收到完整的文件之后,先删除原有域名,再另注册新的域名。所以此操作需要重新付款,即支付新域名首两年的注册费70 美元。
4. 修改部分记录的信息:如邮编、电话或传真号码、公司地址、管理联系人本身、技术联系人、付款联系人等。这可以通过管理联系人或技术联系人向internic 递交修改请求实现。注意注册的域名本身不能修改,如果注册错了,只能删除了重新注册。
5. 注册联系人:有时需要注册一个新的联系人。可以使用一个注册模版进行单独注册,也可以在注册新域名时,连同新域名一起注册。
6. 注册主机:如果要将域名服务器修改成未在internic 注册的主机,需要先注册主机,再进行修改。注册主机的人必须是该域名的管理联系人或技术联系人。
三. 身份认证
既然管理联系人和技术联系人可以修改域名记录,那么用什么办法验证请求者的身份呢?internic 采用三种电子化的身份验证手段,它们是:
1. 来者邮件地址(mail-from )判别:这是最常用和最不安全的方式,它通过考察电子邮件的发信人的e-mail 地址和其数据库中联系人的记录是否吻合进行身份验证。
2. pgp 判别:这是最安全的身份验证手段。它需要有关联系人事先将自己的公共密钥发给internic ,在每次发出的信息上进行签名(sign )操作,internic 就能判别信息是否来自真正的联系人。我公司采用长度达1024 位的pgp 加密,目前任何计算机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破译,保证了域名管理的安全。
3. 加密口令(encrypt-password )判别:这是比较安全的身份验证手段。它需要事先在internic 将口令加密,然后将密码和联系人信息一同发给internic ,在每次发出信息时,将口令随同信息一起发出,internic 就可判别信息是否来自真正的联系人。
对于国内域名的注册,有很多不同于国际域名注册的地方,概括如下:
一. 域名的注册:
1. 域名的命名:在对域名的命名上有比较多的限制:包括
a.不得使用行业名称或者商品通用名称;
b.不得使用公众知晓的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名称、外国地名、国际组织名称;
c.不得使用他人已在中国注册过的企业名称或商标名称;
d.不得使用"china" 、"chinese" 、"cn" 、"national" 等作为域名的一部分;
e.不得使用对国家、社会或者公共利益有损害的名称。
f.未经各级地方政府批准,不得使用县级以上(含县级)行政区划名称的全称或者缩写;
2. 需要提交较多的书面材料,有些必须是原件。包括:
a. 域名注册申请表原件;
b. 承办人身份证复印件;
c. 本单位介绍信原件;(若为代理注册,则需代理单位介绍信原件)
d. 注册单位本身注册登记文件的复印件。如果申请人是企业,则应该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;如果申请人是其它组织,则应该提交相应主